我们在您的浏览器上使用 cookie 来定制内容以供您查看和分析。如果您点击“接受”或继续浏览我们的网站,我们假设您已经同意我们使用 cookie。有关详细信息,请参阅我们的 Cookie 政策。
近日,在由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主办,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指导、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承办的“2025年上海市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年会、第八届心源性脑卒中防治高峰论坛”上,帕母医疗成功进行一台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(PADN)手术直播。精湛的手术演示充分体现了PADN的临床应用价值,推动着中国医疗科技迈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平台。
2025年上海市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年会
第八届心源性脑卒中防治高峰论坛
在肺高压诊治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并掌握多项先进技术,是国内最知名的肺高压治疗中心之一。本次PADN手术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团队开展并演示,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达新教授、 管丽华教授、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陈发东教授、上海市胸科医院潘欣教授担任主持,南京市第一医院谢渡江教授、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张晓春教授、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崔晓霈教授、厦门市中医院陈军教授、上海市胸科医院王承教授担任讨论嘉宾,PADN手术团队周达新教授、潘文志教授、张晓春教授、陈丹丹教授、张蕾教授成功为一名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行PADN术。
患者是一名33岁女性,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,因反复胸闷气促1年余后入院就诊,确诊后予以三联靶向药物治疗,但经1年多药物治疗后,仍未能达到治疗目标,患者迫切寻求更多治疗方式以提高生活质量,经团队综合评估后,拟行PADN 术。术中通过使用PADN导管和射频仪对其消融靶点进行精准消融,同时观察射频仪上各项参数。术后患者安返病房,自诉胸闷感缓解,于术后第二天出院,后续将持续随访观察。
PADN作为一种微创介入疗法,直接作用于肺动脉交感神经密集的靶点位置进行点对点精准消融。精准的靶向消融是PADN系列临床研究数据取得优异表现的重要原因。自2024年6月以来,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陆续在上海本部和厦门分院开展多例PADN手术,在术者的精湛技艺操作下,手术均取得成功。部分达到术后6个月随访期的患者,症状得到明显改善,生活质量提高。PADN将持续改善患者预后,实现一次微创手术长期获益的疗效!
讨论环节——「DISCUSSION」
Q1:PADN手术成功指征是什么?
南京市第一医院谢渡江教授:首先是完成A、B、C三点的有效消融,即单个消融靶点在45-55℃温度范围内的消融时间大于120s,为PADN手术完成的必要条件,这也是经过了多项研究所验证的结果;其次,通过术后血流动力学和术后3个月复查的各项指标评估PADN手术疗效。PADN系列研究结果显示,PADN术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从术后即刻到术后24h再到术后3个月,有持续进一步的改善,同时,患者的运动耐量提高、心脏功能改善、血浆NT-proBNP水平下降。
Q2:PADN 手术安全性如何?
谢渡江教授:PADN是一项微创介入治疗技术,手术过程安全、高效,总消融时长不足10分钟。手术并发症非常少,最常见的是消融过程中的胸部不适,胸痛或者心前区不适,但这种不适和疼痛是可以耐受的,不需要额外镇痛。
Q3:除了第一大类的PAH患者,还有哪些患者适合PADN 手术?
谢渡江教授:PADN术针对PAH、第二大类左心疾病相关肺高压及第四大类CTEPH等不同类型的PH 人群开展过多项临床研究,从临床试验结果看,这三类患者在接受PADN治疗后其运动耐力、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在术后均有明显改善。 其中PADN-5研究则是针对Cpc-PH患者的一项研究,不管是术后6个月还是3年的随访数据,都表现出了优异的结果,患者术后的临床恶化事件和生活质量均有显著提高。目前正在进行的左心衰相关肺高压的临床研究也已接近尾声,让我们期待最终的临床数据。
2024年,我国百余名心肺血管专家学者联合撰写《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PADN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中国专家建议》在《中华心血管病杂志》发布,极大地推动了PADN的临床应用,目前已有近百家医院成功开展PADN,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。
作为中国原创技术,PADN持续输出“中国力量”,坚定全球应用及推广,不断扩张其应用版图,为全球肺高压患者更高的生命质量而前行!
技术了解、企业合作请联系
pr@pulnovomed.com
021-63660305